
怀孕后,你的身体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你知道吗?
变化最大的是你的子宫 ,以前每月一次会来拜访你的“大姨妈”,暂时就不来“看”你了。
子宫的体积增大,血流量增加和子宫下段形成,也为分娩做好了准备。
你的子宫已经由一个“鸡蛋”,变成了一个“大西瓜”,容量约5000ml ,约1100g,是怀孕前的20倍。
卵巢和输卵管是不是可以暂且休息休息?
怀孕后的卵巢停止排卵,新的卵泡发育也停止了。仅在早孕的时候分泌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,以维持妊娠。怀孕10周后就由胎盘取代了。
输卵管只是稍伸长。
怀孕后,你的阴道黏膜变软,水肿呈紫蓝色。阴道分泌物增多,呈白色糊状。阴道内乳酸含量增多,不利于致病菌生长。
外阴充血,皮肤增厚,大小阴唇变黑。由于子宫的压迫,部分怀孕女性的外阴或下肢会出现静脉曲张,但是分娩后多会自行消失。
妊娠早期,你的乳房明显肿胀,乳头增大,变黑,乳头的周围出现散在结节状隆起。随着孕周的增加,乳腺增大并出现结节。怀孕的末期,挤压乳房时会有少量淡黄色稀薄初乳溢出。
怀孕期间,心脏的负担明显增大,容量在孕晚期会比孕前增多10%,即便是在休息状态下心跳每分钟也会增加10-15次。
心输出量,同样在早期妊娠开始增加,妊娠32—34周时达到最高峰,持续至分娩。所以怀孕前就有心脏病的姐妹,在孕期一定要当心心衰的问题。
孕早, 中期,你的血压会稍偏低,到了24周后会轻度升高。妊娠晚期仰卧位时,容易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,因此,鼓励孕妇侧卧位休息。
怀孕后期,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,导致下肢水肿,静脉曲张和痔疮的发生几率明显增加,也会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。
怀孕后,血液容量会增加以便适应全身器官的供血。
孕妈体内的血容量在怀孕6-8周开始增加,在怀孕32-34周达到高峰,平均增加约1450ml,并且维持这个水平到分娩。
其中,血浆容量的增加大于红细胞容积的增加,导致“生理性贫血”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孕妈孕期会贫血的原因。
怀孕期间很多凝血因子增加,让你处于高凝状态,目的就是为了预防产后出血。
由于增大子宫的压迫,肾血流量和滤过率的增加,在怀孕晚期,胎头入盆后 ,膀胱受压,孕妈有尿频和夜尿增多,尿失禁等情况的出现,但一般都不需要特殊治疗。
少数孕妇会出现输尿管积水和肾积水,且右侧较左侧显著。是因为怀孕期间子宫是右旋的,对右侧输尿管压迫更明显。分泌结束会逐渐恢复到从前。
怀孕期间,你的呼吸次数和肺活量没有太大变化,但呼吸会变得更加深大。
由于雌激素的影响,呼吸道黏膜轻度充血,水肿,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。
受雌激素影响,你会有牙龈肥厚,容易充血、水肿,刷牙时容易出血,少部分还会出现牙龈瘤,但分娩后便会消失。
怀孕后孕激素增高,会让胃和食管连接部位的贲门括约肌松弛,孕期容易出现胃食管返流,引起胃烧灼难受。所以吃完饭,不要立刻躺下,要进行适当活动。
胆囊在孕期排空会延迟,胆汁粘稠使胆汁淤积,使孕妈有发生胆囊炎和胆石症的风险。
肠蠕动减弱,粪便在大肠停留时间延长,直肠静脉压增高,这是为什么便秘和痔疮在孕期非常常见的原因。
妊娠期促黑素细胞激素分泌增多,加上大量雌,孕激素的加持,孕妈都会出现色素沉着增加,比如乳头、乳晕、腋窝、外阴、腹白线、肛门、大腿内侧和颈部区域皮肤颜色加深。
脸上出现妊娠黄褐斑,产后会自行消退。
初产妇腹部会出现紫色或淡红色妊娠纹;经产妇的妊娠纹,多呈银色。
孕期你会出现体重增加,怀孕期间平均体重增加约12.5kg,除了胎儿,还有增大的子宫、乳房、增加的血容量、组织间液、母体储备的脂肪和蛋白质。
你可能还会自觉腰骶部及肢体疼痛不适,可能与胎盘分泌的松弛素有关。部分孕妇还可能出现耻骨联合松弛、分离致疼痛明显,活动受限,产后会慢慢恢复。
怀孕的你,真的变了,10个月的妊娠,让你处处变化,身体经受了很大的考验。不过,不用太担心,妊娠结束了,你就会变成活力四射的“大美女”!
